本報訊 郭吉麗 記者 都傲 報道 近日,東遼縣安北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成功簽約,標志著吉林省在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領域完成首單交易,實現零的突破。
水土保持生態產品是指通過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實現流域、區域等的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提升而提供的優質生態產品或服務“增量”。東遼縣安北生態清潔小流域是我省首個開展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的試點。
近年來,東遼縣通過多部門協作,實施東遼河源頭生態修復、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侵蝕溝綜合治理等一系列工程,形成“五道防線系統防治”的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模式。治理后的安北小流域總面積12.4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97.2%,林草覆蓋度達76.8%,生態系統穩定性顯著提升。流域內水系暢通、水清岸綠,生態岸線比例達71.4%,小流域出口斷面水質持續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以上。同時,“生態保護+生態旅游+生態種植”的產業發展模式基本形成,村民捧起綠飯碗、吃上生態飯,農民人均純收入由治理前的1.62萬元提升到2.10萬元。安北生態清潔小流域,具備了蘊含優質水土保持功能的生態產品屬性。
省水利廳重視東遼縣安北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工作,多次赴現場推進指導。此次交易的價值核算工作由松遼水利委員會松遼流域水土保持監測中心站承擔,核算內容涵蓋物質供給、調節服務、文化服務三大類,14個二級指標,其核算指標之全、涵蓋之廣,在松遼流域尚屬首單。
此次交易內容包括安北生態清潔小流域部分物質供給、調節服務常規指標和調節服務新增侵蝕溝治理特色指標價值,交易平臺為吉林省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業務管理體系,交易總金額為240.18萬元,購買方為吉米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收入將用于東遼縣小流域設施維護、村莊基礎設施改善、水土流失重點治理或水土保持功能鞏固等。
此次交易成功簽約,推動了生態優勢變經濟優勢、生態“顏值”變“產值”,有力促進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構建了吉林省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水土保持生態產品交易模式,拓展了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有效推動了全省水土保持持續高質量發展。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