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縣圣水鎮產業發展側記
趙文禮 本報記者 吳連祥
花卉大棚里,陣陣馨香沁人心脾,炙熱的串紅、淡雅的牽牛花、紅黃相間的孔雀草競相怒放,為美麗的春天增添無限生機。這是記者近日在柳河縣圣水鎮大堡子村看到的場景。
在發展鄉村產業的進程中,圣水鎮始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探索實施“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著力補齊產業發展短板。
“這花卉可是帶動村里脫貧戶增收的‘寶貝’,不僅在花卉市場上嶄露頭角,還為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大堡子村黨支部書記介紹說。
早在2016年,大堡子村在上級部門的支持和引導下,新上了大棚花卉種植項目。村兩委整合土地資源,建設了占地兩萬平方米的花卉種植大棚。為了種好花卉,組織農戶代表前往花卉種植成熟地區學習技術。同時,聘請技術人員“傳經送寶”。經過探索實踐,從花卉品種選擇到日常養護,逐步形成一套科學種植體系。
經過幾年的發展,大堡子村花卉種植技術日臻成熟。如今,大棚里的花卉長勢良好,串紅、孔雀草等品種,以其鮮艷的色澤和優良的品質,受到各地客戶的青睞。
“以前家里的土地收益不高,自從加入了村集體的花卉種植項目,不僅土地有了更高的產出,年底還能拿到分紅,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脫貧戶高興地說。
村領導介紹說:“大棚花卉種植項目不僅增加了農戶的收入,還帶動了村里的就業。種植、管理需要大量勞動力,從整地、下籽、管護,到采摘、包裝,為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工作崗位,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
為了充分利用大棚資源,大堡子村不僅在棚里種植花卉,每年還種植大豆、甜玉米……不僅有效地利用了大棚資源,還讓種植戶增加了收益。
“一村一品”,雛形初顯。結合各村資源優勢,圣水鎮確立產業發展目標,使大卜子花卉、泉眼油坊、五大家草莓柿子、小白蒿溝小米等產業項目迅速崛起,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希望。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