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范
去過凈月潭的人,首先要知道它地處長春的東南部,于1934年施工建設,1935年扎壩筑水,是當時長春市最早的水源地。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走親戚到過凈月潭,凈月潭的四周是石渣路,路上沒有供游人歇腳的木椅和石凳。潭月潭東臨丘嶺,嶺上種植黑松林和落葉松,壩頂上有個碩大的畜水池,壩下是一塊塊滋生蚊蟲的小水潭。凈月潭周邊是望不到頭的大田地,大田地上時爾能望到幾處農家的村舍。
今年我去凈月潭,凈月潭的環境有了不可小覷的改觀,凈月潭公園依托丘陵地態修筑的環潭十七公里長的柏油路面,時不時地會出現一輛輛供游客觀光的旅游車,還有一臺臺年輕人單人騎雙人騎的自行車。道路旁,松樹下,一條條用黃花松木板拼成的健身步道上,時爾出現散步健身的男女,時爾會聽到健身走步的人嘮生活談事業爽朗的笑聲。
我在松樹林小路上走著,看到散落在小路旁供人休憩的木椅石凳,還有為游客提供服務的小木屋,點綴在樹木下,花草間,成為凈月潭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喜歡松樹林散發的松油味芳香,興致勃勃地走進松樹林中坐下,腳踩著密匝枯黃的松針,看著松樹林里斜射進的光線,驀然念起王維的詩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我看見凈月潭的大壩重新改造,東邊是重疊的丘岳,西面是垂柳依依,清亮亮的潭水一波簇擁著一波,拍打著護潭的堤壩,堤壩上的小路旁豎起一塊花崗巖石,巖石上面篆刻著長春市文物保護單位——凈月潭水源舊址。
我從凈月潭大壩北面拾階而下,一處處風光旖旎的景點引人前往,清晰可見鵝卵石的小水潭,人們蹲在岸邊細數悠然游動的小魚。一座座小木橋,橫貫的,迂回的,彎月一般橫亙在水面上。我走過一截小木橋,倏爾聽見前面的橋岸下咕咚一聲,仿佛有人不小心掉下重物,水面上頓時濺起一尺高的浪花。剛下橋的一對青年張望著橋下邊的潭水,連聲說有條大魚,他們用手比劃著對我說,一條一尺多長的大魚,被他倆下橋的腳步聲驚跑了。我好奇地想尋找那條受驚跑掉的大魚,躡手躡腳地走上橋面,仔細觀察橋下水面的動靜,倏爾,一條一尺多長的黑鱗魚慵懶地浮上水面,剛才年輕人說跑掉的魚很有可能就是它。
無論在山上和山下,時時會見到一些負責森林防火、衛生保潔、旅行安全的工作人員,他們為了公園景區的整潔和游客的安全,堅守崗位,履行職責。
登臨凈月潭觀景臺,我看到往返穿梭的觀光攬車,游客頭頂著藍天白云,俯瞰蒼翠的林海,遠眺盈盈的潭水,的確是山、水、林得天獨厚,生態環境保護完好的旅游園區。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