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
午后,陽光如細絲般輕輕灑落,為大地披上了一層溫暖的金紗。我與家人驅車前往長春東南部的雙陽區,心中懷揣著對那片神秘圣地的無限憧憬——梅花鹿博物館。鹿鄉鎮,這個因養鹿而聞名的古老村落,歷經300多年的風雨洗禮,依舊保持著那份原始的寧靜與祥和,被譽為“中國梅花鹿之鄉”。
車緩緩停下,一面鮮艷的紅墻映入眼簾,宛如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而那幾個燙金的大字更是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梅花鹿的傳奇故事。我們輕輕地邁進博物館的大門,瞬間被那三只栩栩如生的金色梅花鹿雕塑所吸引。公鹿昂首挺胸,目光如炬,眺望著遠方,仿佛在訴說著無盡的威嚴與力量;母鹿則低頭覓食,神態安詳,透出一種母性的溫柔與慈愛;小鹿則依偎在它們身旁,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新奇的世界,眼中閃爍著純真的光芒。這一家三口,用它們獨特的方式,迎接著來訪者,傳遞著大自然的溫暖與和諧。
步入百鹿角展廳,那錯落有致的鹿角宛如一幅壯麗的自然畫卷,令人嘆為觀止。它們或挺拔如峰,或婉約似溪,每一根鹿角都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訴說著生命的奇跡。燈光柔和地灑落,為這些自然與人文的結晶披上了一層神秘而溫暖的光輝。在這里,時間仿佛凝固,每一秒都充滿了探索與發現的驚喜。
那個質樸無華的鄂溫克族小屋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小屋旁,那頭與鄂溫克人相依為命的馴鹿靜靜地站立著,仿佛在訴說著那段古老而動人的故事。我想起了遲子建筆下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那部深情細膩的小說中,鄂溫克人與馴鹿相依為命的生活場景與眼前的景象竟是如此地相似。他們逐馴鹿而居,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也飽嘗著生活的艱辛。那份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讓人動容。
展廳中,一只鹿角椅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它巧妙地利用了鹿角的自然形態,經過工匠們的精心打磨和粘合,既保持了鹿角的原始美感,又兼具了實用性和觀賞性。這是工匠們智慧與技藝的結晶,更是大自然與人類文明完美融合的典范。我們沿著參觀路線繼續前行,這些精美的展品不僅記錄了梅花鹿的進化歷程,還生動地展示了它們在不同生態環境下的生活狀態。從古老的化石到
現代的標本,從細膩的剪紙到生動的攝影作品,讓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親身感受梅花鹿的神奇與美麗。
不知不覺間走到出口,墻壁上鑲嵌著一首金字古詩,那是乾隆所作,字里行間透露出對梅花鹿的贊美與敬仰。梅花鹿,在歷史上一直被視為神獸,象征著吉祥、幸福與長壽。由于“鹿”與“祿”諧音,人們更是將它與“爵祿”聯系起來,賦予了它吉祥的寓意。梅花鹿不僅象征著吉祥,它的全身更是寶。鹿茸、鹿血、鹿腎等都具有極高的保健和價值。
走出博物館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滿了感動與不舍。梅花鹿博物館不僅讓我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更讓我深刻認識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珍惜生命的重要性。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錯落有致的鹿角、質樸無華的鄂溫克族小屋以及那只鹿角椅,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為我生命中一段難忘的記憶。
在未來的日子里,愿我們都能像梅花鹿一樣,優雅而堅韌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共同守護這個和諧美麗的家園。讓這份溫馨的自然之旅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風景,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